1. 您所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2. 新闻中心
  3. 人道纪实
  4. 红十字国际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彭珮云希望学院“紧紧抓住三件事”

红十字国际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彭珮云希望学院“紧紧抓住三件事”

2021-10-22

10月16日下午,红十字国际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交流中心举行。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原会长彭珮云,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孙硕鹏,中国红十字会原常务副会长江亦曼,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贝晓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柯邱鸣,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彭玉美等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由红十字学院院长王汝鹏主持,苏州大学副校长、红十字国际学院执行院长沈明荣首先代表苏大和学院致辞,对大家拨冗出席会议并为学院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表示欢迎和感谢。

会议围绕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红十字交叉学科建设、应急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交流。红十字国际学院教授池子华,兼职教授葛道顺、张强,中山大学教授徐俊忠先后就红十字运动研究规划、红十字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挑战、红十字交叉学科建设的可行路径、应急管理学科创设创新等主题进行了重点发言。随后,与会专家咨询委成员自由发言,围绕重点议题,见仁见智,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池子华、徐俊忠、葛道顺、张强做重点发言

 

 

江亦曼、柯邱鸣、彭玉美、陈涛自由发言

彭珮云在听取专家发言和讨论后指出,实践证明,中国红十字会和苏州大学两个有100多年历史的“百年老店”联合创办红十字国际学院,同时挂牌成立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院,正当其时,可以充分发挥联合办学的特殊优势,特别是苏州大学综合性高校的诸多优势,不仅将为红十字会补齐短板,为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将为全球人道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她表示对这个国内也是国际上首个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前景满怀期望,也相信国际学院会越办越好,努力建成红十字运动研究的高地,红十字人才培养的基地,红十字文化传播的阵地,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

彭珮云说,要办好红十字国际学院,当前需要紧紧抓住三件事:一是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现在必须继续充分发挥各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作用,帮助红十字专业的学科建设。但是从学院长远发展来看,也需要下决心花大力气引进、培养和建设一支专职的骨干团队,才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科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抓紧编写基本教材。以搞好有关的课题研究为基础,发挥相关专家、红十字从业者特别是老同志的作用,尽力将红十字实践的认识科学化、系统化、条理化,向构建基本理论的方向努力,做到教材从无到有,不断充实修改,逐步完善。没有基本教材,难以更好地培养人才。

三是要使领导、管理机制体制更加有效率,充分发挥联合办院三方的积极性,使专兼职人员有职有权、有条件积极开展工作,改革创新再创佳绩。

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善于使用网络新技术进行远程教育。

彭珮云指出,要搞好这个初创学院的建设发展,需要总会、红十字基金会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学院的作用。协调和组织全系统资源,加强人力财力投入,争取国际人道组织和强大国家红会对学院的认同和支持。

彭珮云希望,苏州大学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争取引进国内外最优秀的人道公益教研人才到学院来。还要整合全校相关学科及教授专家的资源,大力支持红十字交叉学科的创建,进一步改善必需的基本设施条件。

孙硕鹏在总结讲话时指出,红十字国际学院的发展规划一定要立足于学院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多从体制、机制层面来考虑解决问题,各创办主体都要考虑怎么更好地为学院赋能;学院要从自身定位和功能出发,短平快应对人道需求,对接实践问题,赋能人道行动,推动解决当前红十字事业从业者理论、实践、技能、素养等能力不足问题;要广聚人才,加强广域协作,全面推进实践、理论、专业、资源的对接;要立足自身资源和能力,分步实施学科和教材建设,当前要集中力量解决红十字基础教材编写这个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

王汝鹏最后表示,学院将认真研究各位专家教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并贯彻落实好彭会长、硕鹏副会长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以奋斗者的姿态,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不负期许,努力创造新的业绩、开创新的局面。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有关人员,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学院各教研中心负责人、部分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参加会议。

回到顶部
×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 请先输入验证码获取短信验证码
发送短信验证码
注册
×
* 请先输入验证码获取短信验证码
发送短信验证码
重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