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1. 您所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2. 新闻中心
  3. 人道纪实
  4.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疾病诊疗标准化系列活动”在湖北武汉开展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疾病诊疗标准化系列活动”在湖北武汉开展

2025-10-29

10月25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赛诺菲公益支持的“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疾病诊疗标准化系列活动”在湖北武汉开展。本项目通过开展线下医疗专家探讨交流活动,帮助更多临床医生提高对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疾病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科进展、提高该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同时推动诊疗路径的规范化落地,包括2型内型识别、哮喘共病排查及嗅觉功能评估等诊疗关键环节。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争教授表示,为促进临床医生对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精准认知,推动学科进步并优化诊疗实践,亟需深入剖析其内型特征、规范嗅觉功能评估流程、系统排查哮喘等共病情况。为此,我们应积极构建并推广标准化诊疗路径,强化多学科协作机制,将前沿诊疗理念与方法有效融入临床实践,以显著提升该疾病的整体诊疗水平。

图片

图片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注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赛诺菲开展公益合作的基础。期待通过“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疾病诊疗标准化系列活动”,为临床医生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帮助他们更好识别、诊断、治疗该疾病,从而帮助患者们控制鼻窦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交流活动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王恒教授谈到近年来对慢性鼻窦炎的认知已从表型深入至内型,同时关注Remission(临床缓解)治疗目标。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李志勇教授介绍2型炎症与患者嗅觉丧失、2型炎症疾病共病等临床症状密切相关,靶向2型炎症的生物制剂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冰教授讲到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疾病常合并多种2型炎症性疾病,共病治疗可在改善目标疾病症状的同时,改善其他疾病症状。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姚银教授介绍了20年间2型慢性鼻窦炎国内外权威指南/共识的演变,中外权威指南/共识对生物制剂在CRSWNP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认可。

全体与会专家和同道们聚焦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2型内型分型、嗅觉评估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疗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合并哮喘的识别与管理三大议题,深入交流学术观点与临床经验,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图片

目前,“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疾病诊疗标准化系列活动”已相继在江苏南京、湖北武汉开展。本项目将继续联合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科以及相关学科专家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系列活动,从而提升疾病认知、诊疗水平和临床规范。

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是由2型炎症驱动,以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症和鼻息肉形成为特征的疾病,核心症状包括鼻息肉阻塞、嗅觉丧失、面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能力。目前治疗主要依赖手术和皮质类固醇,但复发率居高不下,患者常陷入激素治疗/手术治疗再复发的循环。同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常合并哮喘等2型炎症共病,进一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生物制剂时代为2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疗带来重要变革,包括靶向白介素4受体等生物制剂已被国内外研究证明可以有效控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相关资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