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所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2. 新闻中心
  3. 人道纪实
  4.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基层践行高价值医疗卫生服务的机遇和挑战”跨年系列公开课线上举行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基层践行高价值医疗卫生服务的机遇和挑战”跨年系列公开课线上举行

2022-01-14

2021年12月29日至2022年1月12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基层践行高价值医疗卫生服务的机遇和挑战”跨年系列公开课在线上举行。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孟庆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罗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二丹、上海东海老年护理院教授薛建军分别作主题报告,中国财政科学院朱坤副研究员主持此次课程,超过2万人次参加课程。

课程中,张亮教授围绕《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征事实及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分享。从“什么是我国的农村”这一话题引入,指出我国乡村卫生的发展是健康中国的基础,并从农村地区健康服务需求的特点、结构特性等方面介绍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农村卫生服务,并基于需求对农村基层服务功能和静动态能力进行分析。着重介绍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及机构服务能力,分析了农村卫生组织的变化,他指出:“要构建一个以健康服务需要为本的农村整合服务体系”。

孟庆跃教授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医防整合》这一主题进行分享,主要从医防整合的概念与框架、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医防整合现状研究、国际经验三个方面展开。着重阐释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医防整合三层次模型以及三个层面的研究结果。在总结英国、德国、日本、泰国等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基层为重点、医疗卫生体系全方位的预防为主、通过筹资等制度创新优化激励机制是促进医防整合的关键”。

罗力教授围绕《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分享。首先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构展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含人、疾病、服务、组织、制度等要素,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并指出其“管办一体、立体网络、低成本与高产出”的三大特色。其次,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当前医疗系统发展存在“顶尖医院要扩张、康复护理要发展、薄弱地区要提升、基层力量要加强”四个核心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基本解决思路。

黄二丹研究员围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进展与以人为本整合型服务的实现》这一主题进行分享。主要从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理念、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整合健康服务提供三个角度展开。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服务 (People Centered Integrated Care, PCIC) 具有强化基层服务、关注患者健康需要、与卫生体系的其他部分整合的核心特征,其最终目标是在合适的时间、适合的地点、提供适当的服务。他介绍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的定义与核心,其内涵包括对居民有效分类、理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并阐述了三种不同的医共体模式。他指出在医共体背景下提供整合型健康服务的三个关键环节:“形成持续有效的利益机制,构建高质量区域信息系统,强化慢病管理并提升基层活力与能力”。

薛建军教授围绕《家庭医生在长期护理评估中的作用》这一主题进行分享。首先提及家庭医生的概念、国外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我国家庭医生的工作职责与内容。详细介绍了长期护理险,并就家庭医生角色能否融入长期护理保险评估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指出了家庭医生在长期护理险评估中的作用。介绍了上海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量表的具体内容及其与家庭医生工作内容的契合度。

主题汇报后,线上听众与各位专家进行了热烈地交流和探讨。

(扫描二维码观看课程回放)

“基层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与风险防控远程培训项目”是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在高通公司“无线关爱”计划支持下成立的基层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与风险防控培训平台,也称为“红通通”平台。该平台通过组织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研发设计相关课程和活动,打通社会资源为基层医务工作者赋能,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工作能力和技巧,筑牢公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医务工作者可通过“红通通”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参与培训。

红通通,,,红通通小程序

(点击跳转红通通微信小程序)

 

(扫描二维码下载红通通APP)

回到顶部
×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 请先输入验证码获取短信验证码
发送短信验证码
注册
×
* 请先输入验证码获取短信验证码
发送短信验证码
重置密码